今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红山街道司法所立足职能定位,构建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辖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方“唱黑脸”,一方“唱红脸”,这波配合绝了!
红山街道司法所与北一路派出所、南二路派出所、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石河子站派出所建立“警调对接”机制,对民事纠纷实行分流处置,形成靠前防范、多元解纷的治理格局。
2025年5月30日,某在建工地发生欠薪纠纷。数十名务工人员聚集在项目部门口讨薪,有人堵门抗议,场面混乱。派出所民警到场后,民警严肃地告知当事人:"维权必须通过合法途径,堵门闹事涉嫌违法!"
发现双方均有调解意愿,立即联动红山街道司法所介入。
调解员则依据《劳动合同法》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语气平和地向施工方释明:“足额支付工资是法定义务,不得推诿!”待双方情绪平复后,调解员逐笔核对考勤记录,最终促成协议:施工方先行支付50%工资,余款月底结清。
通过“民警执法威慑+调解员柔性疏导”的刚柔并济模式,上半年累计化解讨薪、合同等纠纷78起。司法所与派出所还建立定期研判机制,持续提升调解效能。

校园打闹索赔10万?调解室:“别急,我们算笔明白账!”
针对校园纠纷责任界定难、易激化等特点,红山街道司法所联合派出所、律所、法院等单位,打造“预防-调解-巩固”全链条机制,并成立“红山果”校园调解室。
2024年12月,学生晓明(化名)与晓红(化名)课间打闹致后者面部受伤。晓红家长索赔10万元遭拒,双方争执不下。调解员从育人角度劝导:“监护人应勇于担责,为孩子树立榜样。”
律师则依据司法鉴定厘清责任:晓明家长承担主要责任,学校已尽教育管理义务,晓红自身需承担部分责任。
经多轮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并完成司法确认。
截至目前,“红山果”调解室已成功化解涉未成年人纠纷23起,有效防止矛盾升级。

怕反悔?调解后公证处加“BUFF”直接强制执行!
针对大额债务纠纷履行难问题,司法所与石河子市公证处创新推出"人民调解+赋强公证"机制。
2025年5月,赵某因王某拖欠60万元借款及玉石赔偿纠纷求助调委会。调解达成分期还款协议后,赵某仍担忧履约问题。调解员韩佳颖建议办理赋强公证:“若违约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
最终双方完成公证,赵某吃下“定心丸”。
该模式通过“柔性调解+刚性约束”,红山街道司法所已办理7起赋强公证案件,实现“调解-公证-执行”一站式解决,显著提升协议履约率。
从工地讨薪到校园纠纷,从债务矛盾到损害赔偿,红山街道通过专业化调解与机制创新,真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交出了一份令群众满意的社会治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