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中心街商户吴女士至今记得曾经的无奈:以前,多个部门的执法人员经常上门检查,罚不罚你全在执法人员一念之间,个别执法人员甚至明里暗里索要打点。不仅让商户对执法公信力产生质疑,更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堵点。
如今,随着涟源市创新推出法治督察+党委巡察双轨监督机制,这把精准有力的监督利剑,不仅斩断了执法乱象的沉疴,更在执法理念重塑、能力提升、程序规范与干部保护等维度,开创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全新局面。
日前,记者前往涟源市,就“当法治督察遇上党委巡察会碰撞出怎样的治理火花”之问展开深度调研。
十三届市委行政执法领域专项巡察组核实非法占地建房投诉举报情况。
直击痛点
为何剑指行政执法
2024年9月,涟源市委高位谋划、统筹部署,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与市委依法治市办多次专题研讨,推动法治督察与党委巡察同频共振。双方联合出台《关于对全市行政执法领域开展专项巡察的工作方案》,抽调市纪委、市委巡察办、市人民检察院及重点执法部门的业务骨干,组建市委巡察第六组。
专项巡察组由市司法局班子成员与市委巡察办领导担纲组长、副组长,实现专业法治力量与党内监督权威的深度融合,形成法治督察+党委巡察双剑合璧之势,挥向行政执法领域的沉疴痼疾。
“选定行政执法领域开展专项巡察,绝非偶然之举,背后蕴含着市委、市政府对法治建设的深刻思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司法局党组书记李杰话语坚定。他指出,行政执法作为政府与群众互动的“第一线”、服务市场主体的“最前沿”,其规范化程度直接关乎政府公信力与群众获得感。
十三届市委行政执法领域专项巡察组查看占用林地恢复情况。
近年来,群众对选择性执法、机械执法、逐利执法等乱象反映强烈,这些问题如同一堵高墙,横亘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涟源启动专项巡察,正是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执法顽疾,将法治为民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李杰如是说。
传统行政执法监督方式重在发现适用法律依据和执法程序问题,难以触及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暗箱操作,办关系案、人情案,以权谋私等灰色领域。而双轨巡察的穿透式监督,倒逼执法部门转变理念,精准发现过去隐藏在桌面下的潜规则,为法治建设注入新活力。
创新机制
清除哪些病灶
法治督察+党委巡察的双轨并行机制,是涟源在法治监督领域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它巧妙地将法治督察的专业性和党委巡察的权威性融合。法治督察专注于法律实施的审查,党委巡察突出政治监督,二者协同作战,形成法治体检、政治问责、制度重建的完整工作链,让整改不再流于形式。
此次专项巡察过程中,巡察组对600余册执法案卷进行了细致查阅,接待、走访行政相对人和群众500余人次,一些执法瑕疵和执法人员违法线索浮出水面。部分执法部门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处罚轻服务倾向,某些监管部门行政处罚案件数量不断增长,行政指导次数却呈下降趋势。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未严格落实、行政处罚程序不规范、自由裁量权随意化、类案不同罚、法律文书制作不严谨等问题并不鲜见。
在医保领域,巡察组通过暗访,发现部分医院存在涉嫌违规骗取医保资金的问题。这些问题交由市医保局依法处理后,成功挽回医保资金损失7.9万元,守护了群众的救命钱。
巡查医保局,夜晚到医院突击核查住院情况。
巡察共发现问题135个,其中类案不同罚、执法标准不一最为普遍。同时,还向市纪委监委移交了13起执法人员涉嫌违纪违法的线索,起到了查处一案、震慑一片的作用。
为确保整改实效,涟源建立了严格的整改机制。责任单位需按照学习提升、纠正违规、查处问责、整章建制、专项治理5个层次推进整改。召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一把手”和班子成员主动认领问题,明确整改时间节点,保障整改成效。
市纪委监委和市委依法治市办加强日常监督,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适时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将巡察整改落实情况与单位年度绩效考核、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挂钩,对整改不力、虚假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
长效治理
带来哪些变化
今年4月23日,涟源市一起行政执法案例引人关注:某部门执法人员逾越法定权限、漠视程序规范,既未保障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及听证权利,更以简单粗暴方式执法,最终致使企业停产停业。接到企业投诉后,涟源市政府依法撤销该部门的执法决定,市司法局同步吊销了相关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件。
这起典型案例,正是涟源双轨巡察成效的生动注脚。巡察实施以来,全市执法生态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的跨越——各单位不仅细化行政裁量权基准、全面推行执法公示,更构建起“全流程留痕、全环节监督”的规范化体系。执法记录仪全程记录执法轨迹,重大决定必经法制审核把关,每一个执法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让权力始终沿着法治轨道精准行使。
巡察整改不仅是对问题的系统整治,更是推动执法队伍能力升级的核心动力。涟源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开展覆盖全市执法人员的法治轮训,将典型案例剖析、新修订法规解读融入培训体系。
面对自由裁量权滥用、法律适用不精准等问题,涟源构建“查、学、练、考”四位一体的能力提升体系。巡察组通过大数据比对+交叉评查,精准定位执法能力薄弱环节。今年,重点聚焦规范涉企行政执法,针对性开发《行政执法常见问题百问百答》《涉企行政执法全流程操作指引》等培训教材,在线上线下举办了3期涉企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班。
行政执法领域专项巡查市教育局见面沟通会。
此外,创新开展模拟执法实训,邀请法学专家、业务骨干现场指导,让执法人员在实战演练中提升专业素养。
在医保领域专项整改中,执法人员运用新掌握的调查取证技巧,成功查处多起隐蔽性骗保案件。市医保局执法科科长表示:“巡察暴露的问题成了我们的活教材,现在大家办案更注重证据链完整性和法律依据准确性。”
一名基层执法干部感慨:“以前担心执法时稍有不慎就踩红线,现在制度流程明明白白,监督全程在线,能更安心履职。”巡察整改以来,全市执法领域信访举报量、行政复议纠错率、行政诉讼败诉率均明显下降,全市依法行政水平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