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子转过最后一道山梁,晨雾正从黛青色的山脊间流淌而下。
穿过二十里的翠屏竹林后,福建宁德三都澳的碧波在朝阳下碎成万点金鳞,万吨巨轮正从海平面缓缓升起,像一座浮动的钢铁山脉。此时,宁德边检站执勤二队教导员李凤杰已抵达青拓码头。港区内,银色的钢卷、青绿色的新能源矿卡外壳、印着外文字母的货柜,在塔吊的抓取下此起彼落。
宁德口岸福安港区外轮维修船厂前沿,宁德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正在对在港维修船舶进行巡查监护
“陆续有几艘外轮离港,新能源材料进出口船舶需要优先保障。”码头泊位上,李凤杰目光紧盯着正在塔吊的吊臂,对讲机里时不时传来船舶动态实况。顺着她的目光方向望去,青拓集团装着冷轧钢卷的集装箱正在自动化吊臂下流转。
“这批钢材今晚就要发往印尼,宁德边检站的‘前置堆场查验’模式至少省下15小时的通关时间!”青拓集团船务部代理陈奇灏赞赏地说道。
宁德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与企业代表交流业务
“十年前这里还停不满渔船,如今已经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了。”话语间,李凤杰带着感慨。作为全国巾帼文明岗的负责人,李凤杰亲历了宁德口岸的蜕变:从赛江港区的大唐电煤船到福安作业区的新能源汽车滚装船,宁德口岸年吞吐量已较十年前翻了数倍。
出口订单爆发的背后,离不开宁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便民利企、靠前服务的不懈努力,该站先后推行乘用车整车集港前置堆场查验、半潜船“大船搭载小船”出口锚地检查、活水渔船驻船验放等查验模式,全力助推高附加值、高影响力临港业务乘势发展。
在三都澳活水鱼养殖基地,宁德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与养殖户交谈活水鱼出口情况
据悉,宁德边检站与青拓集团、宁德时代等企业所属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政策研讨,带头组建“新能源护航工作小组”,确保大宗原料通关“零延迟”。今年一季度,宁德边检站累计查验装载新能源材料出入境船舶超过140艘次,货运量突破170万吨,同比增长超12%、30%。
李凤杰来到塞拉利昂籍“海恒”轮旁,开启今天的“重头戏”——查船。这时,天边乌云压了下来,一场暴雨即将来袭。“海上天气就是这样,前一秒还是艳阳高照,下一秒就乌云密布。”李凤杰的语气平静而淡定。
宁德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在货轮机舱内开展船体检查
海风伴着雨点拍打在晃动的舷梯上,李凤杰拽紧安全绳,一步步登上甲板进入船舱。“这些不起眼的小角落最不可放过。”昏暗的灯光下,她拿着手电筒仔细巡查,不断地俯身、触摸、翻看物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船舱深处的热浪将空气蒸得发黏,李凤杰额前的碎发早已被汗水浸透,汗珠顺着被闷红的脸颊滑落。
查验结束,天又放晴了。码头报检室里,“全国巾帼文明岗”牌匾正泛着温润的光。“这是我们早年间获得的荣誉,后来我们从市区搬来码头锚地,它也就跟着来了。”李凤杰望着牌匾轻声解释。
宁德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
话音刚落,福建博恩船舶工业有限公司代表杜佳蓉前来报检室咨询业务问题。原来,宁德边检站推行“警长负责制”后,大大加强了与驻地企业和代理公司的联系。“李教导员是我们企业的专属‘警长’,只要我们有困难,她都会耐心地为我们提供解决办法。”杜佳蓉说。
“我们的民警会定期去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宁德的发展靠的是‘弱鸟先飞’,所以我们每一次助力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振翅高飞的关键一步。”李凤杰笑着说道。
宁德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李凤杰向企业员工了解企业经济发展情况
夜幕降临,站在观景台回望,三都澳港区的光影如巨龙脊背上的金鳞。一片繁忙景象中,移民管理警察依然驻守港区前沿,用国门卫士的“藏蓝”守护产业“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