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米,秋收万担粮。
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为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和国家粮食安全,连日来,辽宁锦州检察机关“一体化”推进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聚焦耕地保护、农资安全、生态治理等领域,打出护航春耕“组合拳”,着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一体推进,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
近日,锦州市人民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市级统筹引领,“一体化”推进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工作,部署指导两级院开展了以“公益诉讼助力春耕生产”为主题的专项监督行动,全力守护农业生产安全与农民合法权益。
此次专项监督行动,立足服务“三农”大局,明确以农资产品质量、种子、农药安全集中监督等为重点监督领域,紧盯农资领域突出问题,特别是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等违法行为,同时,建立线索移送、案件督办机制,确保监督实效。市院统筹指挥,组织各基层院对辖区内农资经营门店、种子化肥生产企业开展线索排查工作,通过案件磋商、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完成问题整改。
与此同时,全市两级检察院强化与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推动源头治理;联合开展普法宣传,通过以案释法提升农户维权意识。检察机关还将持续跟踪整改成效,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不受侵害。
协同共治,深耕涉农检察监督
北镇市柳家乡柳家村,地处低洼地带,由于地势平坦、老百姓欺占土地开荒等因素,造成道路两旁排水沟渠被堵塞。
该排水沟南侧为基本农田区域,由于排水沟渠堵塞,农田区域于2024年形成内涝,农作物减产严重,亩产减少了500余公斤甚至绝收,造成农民重大经济损失。
“我们调查发现,约有4000米长的排水沟被堵塞,对7000多亩基本农田造成影响,已经严重危害到了耕地安全。”北镇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干警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时发现案件线索后,立即开展实地调查。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北镇市人民检察院迅速开启守护农田的行动,立案后向具有监管职责的乡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履职。乡镇政府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落实,组织施工队疏通排水沟,为开春复耕做准备。
在收到乡镇政府整改完成的回复后,北镇检察院还及时开展“回头看”工作,对乡镇政府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以有力有效监督压实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护航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
源头把关,长效监督好“丰景”
“种子备案了吗?化肥进货渠道正规吗?有没有检验报告?”4月8日,凌海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凌海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凌海市各乡镇,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询问和详细检查等方式,重点围绕销售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经营户,对其资质、产销台账、产品外包装等情况进行现场核实。
“这是我的进货台账,渠道合法合规,全都可追溯。”连日来,黑山县人民检察院对县内100余家在售农作物化肥、农药、种子农资等经营场所等进行走访,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同时摸排公益诉讼线索,确保法律监督无死角。
“农资质量无小事,春耕保障重泰山。”4月10日,太和区人民检察院的干警们化身农资市场的“侦察兵”,深入辖区各个售卖农药、化肥、种子的商户,仔细查看农资产品的进货渠道、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明等关键信息。检察干警还对农资经营户进行了普法宣传,阐释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危害后果,督促经营户守法规范诚信经营,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
“春耕只是起点,监督必须贯穿全年。”锦州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锦州检察机关将坚持以开展专项行动为载体,继续推动检察监督与现代农业发展同频共振,确保农资市场秩序稳定,让每一粒种子、每一滴汗水都能在法治阳光下孕育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