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聚焦养老院、学校食堂、校外托管“小饭桌”、社区食堂、月子中心等特定人群集中用餐场所的餐饮安全,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依托2025年“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行动,部署开展特定场所餐饮安全专项整治。截止到目前,全区检察机关共排查线索114件,立案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99件,制发检察建议58件。以法治力量推动解决了一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有效守护了“夕阳红”与“朝阳红”的饮食安全。
全域督导深挖线索提升办案质效
强化督导压实责任。针对专项行动推进情况,自治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成立3个督导组,深入全区12个盟市进行实地督导,重点解决养老餐厅和小饭桌等“一老一小”特定场所餐饮安全及社区团购等专项行动在“小切口”歼灭战中遇到的难点堵点,有力促进案件办理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科技赋能智慧监督。积极借力大数据法律监督新趋势,目前,全区已有26个基层检察院应用大数据模型办理了食药安全案件。土默特右旗检察院结合办案实践,自主研发了“督促整治特定场所无证销售食品监管职责”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并成功上架市级平台应用。该院已针对长者食堂、托辅机构等场所的“留样不规范”问题立案1件,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整改。
检测技术筑牢支撑。破解公益诉讼证据固定难题是关键。呼伦贝尔市检察院于4月21日在阿荣旗组织召开了全市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应用培训,旨在提升全市检察人员对快检设备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时服务于“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行动,拓宽食品安全线索发现渠道。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检察院则创新采用“行政机关快检筛查+专业鉴定机构认证+检察机关全程见证”模式。在办理一起餐饮具消毒监管职责案中,该院聘请内蒙古东达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辖区10家餐厅的12种消毒餐饮具进行现场取样,并指派检察人员全程参与、全程录音录像,确保证据的合法性与证明力,为解决快检数据证据效力问题提供新路径。
聚焦重点“靶向”整治守护特定群体
专项行动紧盯“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集中的用餐场所,精准发力。
校园及周边安全严把关。额济纳旗检察院排查学校、幼儿园食堂,发现中学仓库存放过期食品、尿素袋盛放散装鸡腿等严重问题,立案后督促教育局完成整改;蒙古族学校存在留样食品未密封、消毒餐具无日期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规范管理。乌海市海勃湾区检察院针对消毒不规范、食品留样克数不足、食品原材料票证不齐全等60项问题,督促行政机关检查校园57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份,推动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推动建立“小饭桌白名单公示制度”,联合排查校外托管机构,通过政务平台公示合规机构,从源头保障学生用餐安全。科尔沁左翼中旗检察院推动专项整治,检查校园食堂和周边食品经营单位30余家,发现隐患单位8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并约谈责任人8人次,组织培训覆盖从业人员100余人,并建立“体检-整改-复查”动态监管机制。
养老服务场所安全不放松。乌海市乌达区检察院监督养老院整改食品添加剂未专柜存放、蔬菜无农残检验报告等隐患,制发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按期完成全部整改。科尔沁右翼中旗检察院对辖区所有6家养老院全面排查,针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制发检察建议,所涉隐患问题得以清零。赤峰市各基层院密集走访各托老场所,林西县检察院立案查处养老服务中心“从业人员无健康证、卫生间无安全防护设施”及小饭桌“食品留样不足48小时”等问题;敖汉旗检察院督促3家敬老院规范食品留样制度、健康证管理等,实现问题闭环整改。
月子中心、社区食堂等场所监管全覆盖。东胜区检察院调查辖区内15家社区食堂和为老餐厅,发现食品留样缺失、健康证不全、生熟混放等隐患,向民政局制发检察建议,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磋商整改。乌审旗检察院开展月子中心“回头看”专项检查,针对留样不规范、储存混乱问题立案1件,督促市场监管局下达整改文书并现场普法,案涉两家月子中心已按要求整改达标。
创新机制汇聚合力构建共治格局
“益心为公”聚民智。内蒙古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最高检“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智库作用,如鄂尔多斯市摸排的61件线索中,有6件直接来源于志愿者提供,均已立案并制发检察建议。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创新组建“食药安全公益诉讼观察员”队伍,吸纳人大代表、社区工作者、消费者代表等10名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并开发“食药安全随手拍”小程序,鼓励群众手机举报,已累计收到有效举报3条,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公开听证”促公信。检察公益诉讼充分发挥听证“以公开促公正,以听证聚共识”的作用。东胜区检察院、准格尔旗检察院对立案的4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行业专家、志愿者代表及行政监管部门共同参与。通过公开听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不仅增强了检察监督的公信力,更有效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辐射效果。
联动协作强根基。各基层院积极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与旗公安局、旗市场监管局、旗卫健委、旗农牧局等单位就校园餐桌、私屠滥宰、食品检测、流动摊贩等食品安全深层次问题进行交流,梳理本地问题症结,并积极向当地党委政法委汇报,争取支持指导,凝聚监管合力。
此次专项监督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不仅推动立案99件,有效处置特定场所餐饮安全具体问题,更催生了如“体检-整改-复查”联动机制、“小饭桌”白名单制度、“食药安全随手拍”等长效治理模式。舌尖上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特别是“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更是公益诉讼食品安全守护的重点。内蒙古检察机关将持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科技赋能,拓展社会参与,压实监管责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筑牢特定场所餐饮安全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加放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