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
近几年,现实主义题材剧呈井喷式发展,从反映社会变迁到聚焦社会热点,再到警匪犯罪题材,尽管越来越多的剧集受到了业界和观众的好评,但仍有不少网友并不买账,究其原因还是在艺术与现实的碰撞上,无法引起观众的真正共鸣。
最近,电视剧《狂飙》作为国内首部以扫黑除恶常态化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凭借着不落俗的剧本、大尺度的内容和实力派的演员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成为开年爆款剧。而它的大获成功也反映出了文艺创作只有源于现实,才能一路“狂飙”。
以“真实”走进人心
“要想把故事讲好,意味着我们要从老百姓身边的生活讲起,不仅要追求真实度、现实感的强化,还要从场景搭建、陈设细节、着装变化等方面,勾起大众的过往回忆。”导演徐纪周说。
自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伴随着黑恶势力被铲除,各地“保护伞”纷纷落马,群众对扫黑除恶的关注度也逐渐增长,这类题材不仅贴近群众的生活,而且符合观众心理期待,还能反映时代主旋律,自然深得人心。
剧中通过对衣食住行的场景还原,把横跨20年的时代感在视觉上细致呈现,从热闹的菜市场、市场里的鱼池、肠粉摊的胶凳等大场景,到手机电视的更新、警服汗衫颜色的变化和大年三十的饺子等小细节,这种高度写实的复原,不仅呈现出浓浓的烟火气,而且让观众在视觉上获得足够的代入感,让剧中的人物也“活”了起来。
这些真实,都让观众看到了该剧的诚意,才能逐渐走入观众的心里。
以“敢拍”回应社会关切
政府官员罔顾八项规定违规接风、藏在墓地里的巨额现金被发现、黑势力舍弃一些大鱼迎合指导组……剧集开篇就以“大尺度”的剧情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随后,利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节点,紧扣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对准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保护伞”等敏感话题,突破了以往的“点到为止”,而是结合历史进程中发生的真实案例,毫不避讳地细致描绘了“黑老大”的发家史,再现政法队伍被侵蚀沦为犯罪分子的“保护伞”,让观众越来越“入戏”。
同时,与以往非黑即白、泾渭分明的扫黑剧不同,《狂飙》在剧中塑造的每一个角色,绝不是单一的黑与白,没有“脸谱化”反面角色,也没有“英雄化”正面角色,而是正义总会有牺牲,邪恶总是会存在,通过聚焦人的本性,细腻呈现普通人在面临选择时的徘徊与挣扎,从而让整部剧显得更加有血有肉、顺情应理、合乎逻辑。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电视剧,不如说这是一部扫黑纪实片。通过艺术与现实的呼应,不仅及时解答了大众的疑问,回应了社会的关切,更印证了扫黑除恶的决心与力量。
以“敢打”赢得群众信任
2018年1月,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万钧之势拉开帷幕。三年来,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打掉的涉黑组织是前10年总和的1.28倍,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8.97万起、立案处理11.59万人,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47万个,排查清理存在“村霸”、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干部4.27万名。
2021年2月,《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印发,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式转入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同一时间,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正式开展。
用影视作品将真实的社会暗面进行展示,让“保护伞”在艺术上得到反映,尺度的加大、创作的自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当恶被铲除后的快感和希望,也阐述出扫黑除恶常态化的必要性,更表明了我们党一以贯之坚持自我革命、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只有敢于直面自身问题、勇于披露社会现实,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狂飙》虽已落幕,但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中国长安网 李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