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恰逢港南分局民警将一名嫌疑人带到办案中心。随后,由办案中心启动人像识别、排查是否网上在逃人员、进行人身检查……而办案单位民警则到一边研究审讯方案,等信息采集结束后,办案民警到讯问室审讯嫌疑人。嫌疑人自走进办案中心那刻起,所有执法过程全部透明。在广西,这样的“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共有121个。
“‘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改变了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工作模式,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也保障了执法的安全,有效推进了全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周成方说。
打造办案中心,推进规范执法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党委顺应新时代公安工作需要,积极贯彻公安部党委相关要求,大力创新执法理念和执法模式,强力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
为加大工作推进力度,自治区公安厅党委积极建言献策,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上升为党委政府主推的中心工作。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明确将建设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升格为党委政府工程。2019年,自治区将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纳入自治区党委深改委当年重大改革任务和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工作,形成了党委政府统揽、公安牵头的工作格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西公安积极克服疫情影响,迎难而上。自治区公安厅多次召开会议,约谈建设进度迟缓单位。全区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把中心建设作为“主官工程”,成立“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纳入绩效考评、每周一例会、每月一点评等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强力推进。
全区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任务为126个,截至目前,已建成121个,完成率达96%,其他5个正在紧张建设中。
“一站式”办案,打造标准化“生产车间”
早在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就制定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标准化指引,为打造执法办案标准化的“生产车间”提供了技术标准。
全区各级公安机关根据公安厅部署,高规格推进中心建设。记者在贵港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采访时发现,该中心拥有40间讯问室及多间候审室、检查室、体检室、检验室、信息采集室等,执法办案流程可在中心“一站式”办结。该中心主任刘星宇介绍说,中心通过执法办案管理系统、执法监督平台、案卷管理系统、涉案财物管理系统等四大执法信息系统,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全方位、全流程、封闭式、精细化监督管理。以前采集一名嫌疑人的信息需要几个小时,现在20分钟就能办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法制总队三支队支队长刘明介绍,全区已建成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信息采集登记、涉案物品保管发还、留置人员自动跟踪定位、音视频资料同步刻录、异动情况自动报警、嫌疑人权利义务告知等关键环节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极大提高了管理工作水平。
同时,广西各级公安机关立足实战,不断延伸和拓展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功能,设置了医疗体检、刑事速裁法庭、法律援助、物证鉴定、远程提讯等功能区域,开设嫌疑人随身物品寄递、涉案资金网上缴存等业务,保障案件全程高效规范办理。
记者采访发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配备专职民辅警,24小时轮班,从事对嫌疑人的看守、信息采集、人身检查等辅助工作,不仅减轻了办案民警的负担,提高了办案效率,而且使警力的配置和使用更科学,有效弥补了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短板。
不久前,靖西市公安局查处一起聚众赌博案件,抓获涉赌人员53名。24名办案民警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配合下,分两班开展审讯,24小时内就把案件办结。指挥此次查处行动的靖西市公安局副局长李富瑶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办理类似案件,只能就近分散到城区及周边各个派出所,光是看守、押送和后勤保障的警力就要六七十人。现在依托28个审讯室和信息化办案手段,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智能化”监督,办案全过程阳光透明
“近年来,我们在审查公安机关移送起诉和批捕的案件时,明显感觉到公安机关办案质量在不断提高。”鹿寨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黄昕元说。
“以前办案,涉案财物由办案民警自己管理,缺少监督,我们作为所队领导,很担心出问题。”南宁市公安局南湖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陆仕琪说,“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使用,让民警在监督的状态下执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我们民警的一种保护。”
为加强执法办案场所监督,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研发了全区执法办案场所管控平台,与全区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无缝对接,并对各个中心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智能化管理、监督、统计、分析、研判,实现执法办案全过程的一网式对接、一屏式监督、一体化管理。
办案中心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积极推进“互联网+”应用,实现了案件信息同步、案卷流程可溯、识别借归快捷、案卷全程监督、案件措施提醒、违规操作警示等。在办案场所监管上,设置“单人讯问、无人看管、不按流程办案”等执法风险点,实现智能监督、自动报警,并以截图、录像形式对不规范执法行为下发整改通知,防止违反“四个一律”问题的发生。